安国俊,袁佳宁
导语: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承担着企业融资、资源配置及经济稳增长的关键职能。中长期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稳定剂作用,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平抑市场波动。系统研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现状、瓶颈及解决方案,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紧迫性,本文为进一步加快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初步建议。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承担着企业融资、资源配置及经济稳增长的关键职能。中长期资金因其投资周期长、风险偏好低、追求稳定回报的特性,成为深化“耐心资本”理念的重要载体。此类资金入市对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市场稳定性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已成为政策聚焦的重点领域。
2025年,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2025年初,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强化战略性力量储备;同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修订再融资细则,支持中长期资金参与打新和定增。面对外部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波动,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调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至5%,以强化长期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政策协同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构建多维入市支持体系,有效推动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与市场稳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改善投资者结构、培育价值投资理念,但当前仍面临市场环境复杂、机构投资者能力分化等挑战。因此,系统研究其推进现状、瓶颈及解决方案,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紧迫性。本文拟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初步的建议。
政策体系与制度优化,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一是推动政策落地成效,明确量化目标与实施规划时间表。在实施路径上,应逐渐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多渠道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落地见效,加快推进新一轮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二是政策组合拳与市场协同发力,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剂作用。依托中长期资金的价值投资属性与责任投资理念,构建国家战略力量与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的联动体系。建议强化中央汇金“类平准基金”功能,协同央行互换便利、股票回购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引导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促进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参与股市,壮大耐心资本,形成“政策组合拳—市场信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协同效应。完善市场平准机制,深化科创板改革,提升中国资产全球配置价值。
三是完善监管和信息披露框架,增强长期投资信心。完善的监管体系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长期投资信心的关键。在兼顾金融安全、金融公平和金融效率的原则下,以法治化监管为核心,构建穿透式信息披露体系。建议设立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强化资金来源、投资行为及信息披露机制,为价值投资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动态适配的证券发行承销规则,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为中长期资金发挥作用奠定法治与风险管理基础,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四是强化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协同联动,推动价值投资与绿色投资衔接。构建金融“五篇大文章”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功能的深度融合。通过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工具,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实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与ESG理念的有机衔接。重点强化对“两重”“两新”领域的金融支持,完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机制,统筹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助力经济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深化投融资改革与创新
一是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提升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减少短期业绩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搭建风险监测平台,实时跟踪中长期资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指标(如风险价值、跟踪误差和市场风险敞口),分析资金在不同行业和板块的风险暴露,完善预警机制。这一体系有助于优化投资生态,降低市场波动,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中长期回报环境。
二是优化中长期资金来源和入市路径,实施资本分层管理策略。例如对高股息股和战略新兴产业股权设定差异化风险权重,释放更多配置空间。同时,应配套实施税收激励政策,参照养老金税收递延模式,对险资长期持股收益给予资本利得税减免,调整保险资金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进一步降低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鼓励机构投资者加大入市力度;优化产品注册制,创新股债平衡型投资组合产品。在完善长期投资生态方面,须建立强化分红约束机制。同时,拓展衍生品工具种类,完善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强化风险对冲能力。
三是创投基金助力科技创新,加强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设立引导基金,壮大耐心资本,深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作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壮大耐心资本带来了机遇,而科技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政策等方面强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形成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机制的协 同效应。
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强跨境投融资机制建设。以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提高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稳步拓展跨境互联互通渠道,完善信息共享与资源对接平台。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基金行业要准确把握机遇,开发多元化跨境产品体系,构建全球化业务网络。通过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吸引国际长线资金,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战略地位。
优化投资者结构,加强投资者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机构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能力建设,完善投资组合、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加强投资者教育,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减少噪声交易和非理性行为。机构投资者应全面考虑经济周期波动与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着力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与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全球宏观周期变化以及股市、债市、汇市之间的联动风险。面对关税政策调整等市场扰动,应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对投资组合进行评估和调整,同时积极布局受政策支持的领域,并运用衍生工具有效对冲潜在风险。
二是资金多元化配置,完善战略投资机制。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资金配置结构: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新兴领域,通过私募股权、REITs等工具提升另类投资占比,改善资本市场风险收益特征。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机制,设立专项并购基金形成投融联动闭环,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并扩大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将契约型基金纳入试点框架,建立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损益表的缓冲机制,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深化战略投资机制,一方面,扩容参与主体,允许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定增,扩大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操作规模,提升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拓展投资边界,授权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子公司,构建私募股权基金与债券市场的双向联动机制,激活长期资本配置效能。完善国际化战略投资体系。优化跨境配置通道,深化QDII等国际化渠道功能,构建全球资产配置网络实现风险分散,推动海外资产纳入中长期资金配置组合,构建双向开放的资本流动生态。
三是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提高长期投资者配置比例。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产品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其增加为IPO优先配售对象,给市场注入增量资金,促进“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和投资生态建设。通过投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优化产品资产配置,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助力提高稳健收益水平。
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提升长期投资绩效
一是加强资产管理者的责任投资评价体系建设,有效管理投资组合。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投融资改革,构建基金等资管机构责任投资能力评价体系。引导资产管理人采用系统化ESG投资方法,优化投资策略,有效管理投资组合,加大对新兴技术领域、绿色产业和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主动权益类基金,重点支持国家战略产业。公募基金应发挥资本市场主力作用,通过提升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能力,强化业绩基准并优化资产配置,重点支持国家战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稳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重规模”向“重投资回报”转型。私募创投基金聚焦硬科技领域早期项目,推动基金业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应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提升投资管理绩效,加大中国资产投资力度,通过合理资源配置提升长期投资回报。
三是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优化上市规则,支持科技企业与绿色技术企业上市,落实发挥资本市场对于多路径提振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构建双循环产业生态的作用。在稳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同时,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和风险对冲机制。推动上市公司投资回报和价值的提升,将投资者回报纳入评价体系,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风险管理能力。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关键。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股市的内在稳定性和韧性,增强市场的信心和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市场的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动力,稳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安国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袁佳宁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王茅)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25第7期
凡本网注明“XXX(非CCTV华夏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阿拉尔市讯)牛广玉 为进一步强化全体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
2025-08-01 14:28
在教育咨询行业中,梦之都以“专注高考升学与就业规划”为核心定位,致力于为学生提供...
2025-07-30 14:20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质量,全面检验中队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促进队伍...
2025-07-30 10:26
在智能硬件领域激烈竞争的当下,桐畅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永明先生带领团队...
2025-07-29 14:29
七月流火,翰墨飘香。7月26日,由宁波市书法家协会主办、荣宝斋宁波承办的“‘见文’202...
2025-07-28 16:50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工业气体产业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由卓创资讯、陕西鼓风机(集团...
2025-07-22 09:22
7月11-12日,以“光领万物赋能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苏州)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
2025-07-18 17:03
2024/2025年度香港赛马季已于7月16日星期三在香港跑马地马场圆满结束,为香港赛马史又添...
2025-07-17 17:40
——广水市乡科级副职干部任职班专题研讨“如何当好副职”7月10日晚,湖北省广水市委党...
2025-07-17 17: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医院建设与管...
2025-07-17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