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日历已翻过一半,站在下半年的起点回望,许多人仍在追问:如何在这纷繁变幻的世间,活出一份从容与笃定?百年前,李叔同以半世繁华换半世空门,从风流才子到弘一法师,用一生诠释了“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至高境界。他的生命哲学,恰似一盏明灯,为今人照亮前路——真正的从容,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放下多少;不在于追逐外物,而在于修持本心。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李叔同的这句箴言,道破了处世的两重智慧。所谓“近人情”,是与人交往时的真诚与通达。他早年广结善缘,晚年仍能以一封书信化解毁寺危机,正因深谙人情练达之道。而“体物情”,则是尊重规律、顺应时势的清醒。他洞察政府毁寺的本因,提出“农禅并重”的改革,终使佛教免于浩劫。今日社会,多少人困于人际纠葛或盲目蛮干?若学得半分李叔同的圆融与明澈,何愁前路不通达?
人生最难的不是拥有,而是放下。李叔同出身津门巨富,少年时走马章台,中年时名震艺坛,却在巅峰之际毅然出家,将珍藏分赠友人,只留一句“悲欣交集”。他的放下,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挣脱物欲枷锁后的超脱。正如他告诫世人:“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 当下社会,多少人被名利所累,因得失辗转难眠?若懂得“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的朴素真理,便能于喧嚣中守得一方清净。
自律,是最高级的自由。弘一法师的修行,将自律做到极致——过午不食、破席薄被、惜物护生。学生丰子恺回忆,他坐下前必轻摇藤椅,恐伤蝼蚁;夜间绝少点灯,只为“怜蛾不点灯”。这种自律非为苦行,而是对生命的极致敬畏。他提出“二一老人”自警:“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时刻保持自省。反观今日,多少人在放纵中虚度光阴?若能如李叔同般“做一样像一样”,何事不可成?
从“三层楼”到“华枝春满:生命的终极圆满在于精神攀登。 丰子恺曾以“三层楼”比喻李叔同的人生:一层物质,二层艺术,三层宗教。他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以宗教的终极关怀,完成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晚年他写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正是历经沉淀后的灵魂丰盈。当今时代,物质丰盈却精神贫瘠者众,何不学其境界?真正的从容,恰是如明月照水,不逐外物,亦不负初心。
2025年的下半程已启,愿我们以李叔同为镜:放下执念,得从容;严于律己,致深远;洞明世事,修慈悲。如此,纵使时代奔涌,亦能如弘一法师所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活出属于自己的“天心月圆”。(央媒评论员:洪斌)
凡本网注明“XXX(非CCTV华夏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在庆祝7月1日党的生日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时刻,大连庄河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携手会员单位...
2025-07-04 15:00
...
2025-07-04 14:17
为深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资源流动,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西安城...
2025-07-04 10:35
7月11–12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苏州)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将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
2025-07-04 09:28
...
2025-07-04 09:16
妙如,名张丽君,字无心中国书画院副院长翰艺林书画研修院院长人民书画家功勋艺术家国家...
2025-07-01 15:48
——用纯中药“黄氏救心汤”治疗“心血管事件链”的临床报告目前世界上把心血管疾病统...
2025-07-01 15:34
今天,2025年已过半,当人们盘点得失、焦虑未来时,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临终偈语“华枝春满,...
2025-07-01 14:4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庐山景色的变幻...
2025-07-01 14:40
2025年的日历已翻过一半,站在下半年的起点回望,许多人仍在追问:如何在这纷繁变幻的世间...
2025-07-01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