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险资"跑步”入市 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远价值

来源:| 2025-04-28 09:00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近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得到进一步打通。保险资金入市成为2025年最炙手可热的政策,纪实围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难点和堵点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就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开年以来,以险资为代表的“长钱”是市场及政策关注焦点。政策层面,加大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成为工作重点。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希望监管在鼓励耐心资本进入股市的同时,对最低资本要求上能给与适当的调整。也可以考虑按权益资产的类别有差异化的资本金要求。此外,适当增加债务性资本补充工具。如果是这样,保险公司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一定会增加。

险资入市提振市场信心

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一环,被寄予入市厚望。中国平安联席CEO郭晓涛回应道,中国平安会积极响应和落实,这对保险公司是政策利好。同时,公司也将大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投资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等

当被问及改革"最后一公里"难点和堵点之时,郭晓涛表示,未来需持续推进高品质保险代理人转型,诸如持续提高代理人队伍产能、绩优占比保险业务团队内部也会更加亲民,接地气。中国平安开启改革征程,并由董事长马明哲亲自挂帅寿险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险资入市将对金融市场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包括提振市场信心、降低市场波动、促进价值投资、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等。”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接受专访时说,“未来,险资入市的发展趋势将呈现规模化、稳健化、国际化的特征。随着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优质标的的增多,险资将快速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这将为金融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在政策引导下,高成长板块也获得险资关注。“当前是保险资金和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企业共赢发展的有利时机。”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嘉玮说:“保险资金的长期属性和对短期业绩波动的高容忍度与科技初创企业的发展模式高度契合,有能力全流程伴随高科技创新企业成长。”

刘嘉玮认为,对于高科技创新企业而言,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久期价值投资资金成为其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助推器。同时,金融科技正在与保险公司传统经营方式高度融合,有力提升险企经营质效,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暴露的可能性,对保险公司长期发展大有裨益

安我保险股保事业部总经理林新天,作为“保险资金入市”坚定的拥护者,创新星级保户制度发起人,他说到:以保险资金的体量而言,上调5%所带来的权益投资规模增量不容小觑。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元增量入市资金。

尤其近期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对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并引发股市剧烈波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尽管其中措施未必会立马体现在进入A股的增量资金上,但可及时向市场释放巨大信号。安我保险股保事业部总经理林新天表示,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之下,保险、证券、银行,作为金融三驾马车之首,理应响应政策号召,砥砺前进,不忘初心。

安我保险林新天提到:我们各个机构热火朝天的进行中,而政策福利最终的受益者是广大人民,人民为主体,这是所有保险行业理解执行政策过程中,应当作为重中之重去对待,这里有很复杂的流程模式需要去梳理,同时钻研其他方式的结合,比如乡村振兴。在此我们关注政策的同时,也呼吁更保险公司,创业应多于守业,避免形式主义落地的偏差,更多在于如何培育这个市场认知,避免初期行业之间的潜规则竞争。因缺而需、因需而求、因求而市、因市而财,这是一套完整的商业构成体系,真正做到你想象,我保障。

林新天表示,政策的落地,需要各方机构乃至政府的配合。尤其当下经济环境,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配合政策,减少了对企业发展的过度干预,职权过度干涉等问题,让企业的活跃度更高,政策落地效率提升,我坚定看好国家的部署,中国未来经济的稳健发展。

民生证券研究院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张凯烽表示,《通知》通过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定,助力提升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在利率下行背景下,逐步拓宽权益投资和总投资收益弹性,同时有望促进“长钱入市”,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特性。保险行业有望在促进市场平稳发展的同时共享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头部险企凭借更大规模的可投资资产和成熟稳健的投资能力有望充分受益。

新华保险表示,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和重要机构投资者,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公司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和《通知》要求,积极发挥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高能级战略资本的优势,加大权益类底仓资产配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当好服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中国人寿表示,作为保险行业“头雁”,公司立足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努力成为服务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力军,为资本市场注入“真金白银”。

中国人保表示,《通知》进一步打开了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空间,中国人保将不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发挥耐心资本优势,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稳步加大A股市场投资规模,加快推进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坚定做好资本市场“压舱石”。

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年以来,公司多次举牌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时也对公司整体投资经营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更是适应了当前形势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的需要。

秦泓波表示,新华保险之所以能够实现长期稳健收益,还是要通过持续强大的战略定力和灵活的战略战术配置来实现既定目标。一方面,公司的战略资产配置计划着眼长远,能持续保持战略定力。基于保险资金“三性”的原则,主动融入时代发展,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构建投资组合的底层逻辑,通过多元化配置实现匹配,获取长期增长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公司也根据阶段性变化,不断制定周密的战术资产配置动态调整计划,坚持投资纪律严格执行策略。同时,新华资产在港股方面的投资较为活跃,港股投资比例得到适度提高,去年也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这些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的结合,能够有效缩短新华保险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也能获得创新固收类的较好收益,全面加强分账户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产负债匹配的结果。

险资入市现状

政策推动下,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持续增持,稳定市场并寻求超额收益。

截至4月,险资一季度出现在76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合计持仓161.4万股,合计金额1714.3亿元。随着一季报的持续披露,预计这一数据会持续升高

国金证券认为,保险资金配置的本质是寻找和负债相匹配的核心资产,实现绝对收益。在低利率叠加资产荒背景下,以股息补票息是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未来高股息是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资金来源一是增配权益类中高股息的规模,二是存量权益中高股息的占比将提升,预计未来3年保险资金每年增配高股息约3000亿至4000亿元。

瑞银证券则表示,从2025年全年的角度来看,除了中央汇金等机构外,其他长线资金将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持续稳定地进入A股市场。估算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别为中国股票市场带来1万亿元、5900亿元与1200亿元的净流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CCTV华夏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